乙肝是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肝臟病變,一般通過母嬰、血液、性生活等方式傳播,易感人群主要包括嬰幼兒、孕婦、老年人、長期嗜酒者、不良生活習慣者。
一、乙肝的分類
乙肝分為急性乙型肝炎、慢性乙型肝炎,但是急性乙型肝炎在臨床上并不多見,大家常說的乙肝一般指的是慢性乙型肝炎。慢性乙肝是乙型肝炎病毒持續感染半年以上,且出現肝纖維化或者肝臟出現炎癥壞死的一種慢性疾病。
二、乙肝的癥狀
1.乙肝的潛伏期為6周至6個月,通常情況下為3個月。從全身表現來看,患者會感到乏力、疲勞,并伴隨著輕度的發熱。
2.患者肝功能出現異常,膽汁分泌減少,出現食欲減退、腹脹、反胃、惡心等。
3.慢性乙肝患者通常不會出現肝區疼痛感,若肝區出現嚴重疼痛感,警惕是否癌變。
4.患者病情比較嚴重的時候,肝功能會受到損壞,會出現黃疸,尿液的顏色呈黃色,皮膚黃染。
5.慢性乙肝患者的面色比較晦暗,被稱作肝病面容,也可出現肝掌、蜘蛛痣。
6.在充血、炎癥等多種癥狀的影響下,患者出現肝脾腫大癥狀。
7.慢性乙肝患者的炎癥反復發作,肝纖維結締組織出現增生情況,引發肝纖維化。若同時伴有肝再生結節,則引起肝硬化。
三、乙肝的危害
1.乙肝對患者的肝功能有較大的損傷,如果不及時治療和護理,肝功能受到損傷的時候,可能誘發更多其他疾病,如脂肪肝、肝炎性糖尿病等疾病。
2.乙肝具有較強的傳染性、惡變性,若患者沒有正確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,并且生活習慣較差,經常熬夜、抽煙、喝酒等,則會加重病情,甚至出現肝癌等。
四、乙肝的日常護理
1.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堅持藥物治療。不可隨意停止服藥,把控好用藥量,避免過量用藥,否則會加重對肝臟的損傷。
2.健康飲食起著重要作用,多食新鮮的水果、蔬菜,如香蕉、葡萄、芹菜、黃瓜等;多食低脂高蛋白的食物,如瘦肉、蛋、奶類食物;多食真菌類食物,有利于修復乙肝患者的肝細胞,如海帶、香菇、大棗等;忌煙酒。
3.適當運動、保證睡眠。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,提高其自身免疫力。保證充足的睡眠,若患者覺得很難入睡,應及時就醫,醫生依據實際情況開一些助眠藥物。
因此,乙肝患者應做好日常的護理,從飲食、運動、生活習慣、心理等多個方面著手,保持良好的心態,適當運動,注意清淡飲食,遵循醫囑用藥,以增強患者身體免疫力,降低疾病的危害。
|